超越时空限制 探究宇宙实相——破解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陈泉州院士在俄罗斯自然科学院33周年年会暨 俄中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合作促进会上的讲演 陈泉州院士(左三)与俄罗斯…

陈泉州院士在俄罗斯自然科学院33周年年会暨

俄中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合作促进会上的讲演

陈泉州院士(左三)与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主席布拉克、副主席琳达、

前副主席鲍里斯院士等主席团成员合影

       非常感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邀请我参加今天的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周年庆活动,并给予我 “人类可持续发展杰出贡献奖”这一尊贵而崇高的荣誉!感谢科学院授予我院士称号,给予我同各位院士科学家、专家、学者们共同学和交流的机会!

我深知这是对我莫大的鼓励和鞭策,我将在未来同大家广泛交流与精诚合作,尽我所能在此领域为世界文明进步、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

陈泉州院士接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颁发的最高荣誉

人类可持续发展杰出贡献奖

       人类可持续发展是科学院赋予我的院士研究课题,这恰好与我本人几十年关注和研究的领域有着直接的关联。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要考虑当代人的福祉,又要考虑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1]也就是说,要解决和平衡好“需要”与“限制”之间的矛盾,这直接涉及到了发展的终极目的问题——为了幸福而谋求发展,但从目前状况来看,结果却事与愿违。

世界相关组织就幸福感所做民调,85%以上的参与人员都明确表达了感觉不到幸福的现状,说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困扰人类的共性问题。在此种情况下,解决发展以及相关的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关注和解决人类的“需要”问题。否则,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多方博弈而步入死棋。

故此,我今天的演讲即是围绕解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这个根本问题,结合几十年的学研究及对宇宙人生所做的思考,以《超越时空限制 探究宇宙实相 ——破解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题,同各位院士、专家、学者们进行共同探讨,并谈一谈我粗浅的观点与看法。

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可以说是人类追求幸福的历史。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技术、宗教、战争,从根本上而言都是在追求个体、家庭乃至民族、国家的自身利益和幸福。

幸福从来就是人类生存的最高诉求,是人类思想与行为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终极目标,然而,人类追求幸福的奋斗史,又何尝不是血与火、泪与悲的苦难史。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变革,无数民族和国家的每一次兴盛、衰败乃至灭亡,从战乱不断、家园被毁,到生灵涂炭、尸横遍野,又有哪一次不是为了满足一方的私欲利益而纷争、掠夺,甚至杀戮?即使到了现代文明的今天,经济迅猛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也导致物欲横流,世风日下。发展这把双刃剑,更是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衰竭,物种灭绝,天灾不断,战火不熄……。

可以说,人类世界的生存发展已经面临诸多重大的危机和挑战。

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指出,气候危机、新冠疫情和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冲突使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处于危险之中[2],使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福祉和未来。

人类用百年时间走过了蒸汽、电气、信息时代的发展进程,步入了人工智能时代,现在,以科学技术创新作为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的“领头羊”,已然成为各国的共识。

从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两个功能中,我们可知,认识世界是前提。通常人类以感性、理性和社会实践来认识世界,科学以理性认识的逻辑推理和科学实验来确保其客观性。然而,在微观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功的量子力学理论,因存在无法与广义相对论兼容、无法解释二象性不确定性等局限性问题而踌躇不前,难以突破。

人类文明发展过程  ,就是人类认识、理解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互动、碰撞的过程。

一、人类科学认知能力决定了与之相应的科学边界

人类对于宇宙真实面目的认识局限于西方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由英国13世纪的经验主义学者罗杰·培根提出,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做了补充。实证主义以经验证实出发,因而其方法论为观测——归纳法,主张从经验中获取知识[3]。这种方法遭到了休谟和波普尔等西方哲学家的反驳。实际上,我个人也认为实证主义恰恰局限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奥地利科学家、哲学家恩斯特·马赫,也是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起了一定的作用,被爱因斯坦誉为相对论的先驱。但马赫一生却不接受相对论,也排斥否认力、场、原子、分子的客观存在,公然拒绝形而上学的体系。他认为:人类的知识只能来自于感觉,科学只能限于研究纯粹的经验[4]。

人类科学发展从来都是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前行的。时至21世纪的今天,人类必须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才能找出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难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宇宙生命实相探索中实现颠覆性的突破,真正切入与人类共生共存的宇宙空间及生命自然规律的脉搏,才是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实证科学,只相信眼见为实,而固守“理性与实证性”这一科学精神的核心,是难以实现对宇宙真实相认知的突围和超越的。

下面,我们列举几个现阶段人类科学探索中遇到的亟待破解的瓶颈问题。

第一,无法突破的空间束缚

太阳系像“牢笼”一样把我们困住。人类所到达过的最远星体还仅是月球,发射42年之久的旅行者1号、2号,虽已航行220亿公里,看上去非常遥远,但距离太阳系边缘“奥尔特云”还相差甚远,我们想出离银河系,即使以光速行进,至少也是几万年,想到达深入更为广阔的宇宙空间,基于我们太阳系的寿命,毫无可能。

最先进的韦伯天文望远镜只能观测到134亿光年外的星系,我们这个宇宙的直径约在930亿光年,目前已证明虚空正以超光速膨胀,也就是说所有星系都将远离我们,星际航行、空间观测都遭遇了极大的困境。

第二,量子力学实验所带来的困扰。

量子力学自从诞生起,就开始颠覆传统科学理念,所带来的科学困惑是:

1.物质到底是什么,有没有物质实体。

大家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电子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通过原子的再分,质子、中子、夸克到目前科学家预测粒子的极限是弦,是一种“振动”状态,没有实体,类似一种波的状态,它不具备实物粒子的特征,所以目前还不能以实证科学技术手段来直接验证。但光子、电子所具有的“波”“粒”双重属性,已显示物质既有实体化与又有物质非实体化(物理层面的消失)的潜在能力。即具备可见的粒子态和不可见的波态两种属性。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物质拆分到最后并没有实体,我们一直以来对“基本粒子是构成物质世界最小单位”的认知将瓦解,粒子最后归于虚无,并无实体,那么这个世界的存在或许只是存在于每个当下的一种幻象?

2.“双缝干涉实验”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双缝实验”证实在没有参与观察时,电子是以波的形式穿过两条缝隙,当有参与观测时,它就“塌缩”为粒子,并在实验挡板上形成“证据”。“电子”具有意识吗,能够洞晓有人在观测它?还是人的意识决定客观世界所展现的形态?科学家面前有两个待确认选项:要么承认电子是有意识的;要么承认意识可以决定物质形态。科学的态度就是承认观测到的现实,因为实验结果摆在那里;特别是在此基础之上的“量子擦除实验”,让我们看见已经形成的形态,竟然在意识参与后还可以被更改,这就说明建立在时间概念上的前因与后果的可逆转性。

3.“量子纠缠”现象,让现代物理学体系彻底陷入困惑。

两个互有系统关联的粒子,距离再远,甚至相距几百亿光年,对其中之一施以作用,另一个粒子也将做出一致反应。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把光速界定为物理世界速度极限,而量子纠缠现象,很明显颠覆了他的理论,突破了时空限制。这是基于现有物理学架构无法解释的颠覆性的现象。

综上,人类历史进入当下这个时空点,在面临生存危机的重要时刻,怎样以理性的思维破解制约科学认知世界的难题?我想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在从物质世界切入并研究路径的同时,从人类意识路径进入新的领域来认知宇宙实相及运行规律,相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以宇宙起源研究为例,目前公认的理论认为:在138亿年前由一个极其高密度、高温的奇点瞬间膨胀而形成了目前宇宙当下的状态。

还有一种假设,是立于虚空世界更高维的文明体,引曝了这个奇点,并设施了目前我们这个宇宙的如是整体状态与运行模式。

科学界推测,按照宇宙的运行规律,五十亿年后太阳系就会因为核聚变能量的枯竭而消亡。那么我们这个小小的地球也将被高温岩浆所融化,彻底走向毁灭,人类也会同地球一样不复存在了。

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人类能够实证爱因斯坦的“时空仅是人的一种错觉”的论断,从而任运突破目前被设定的假定时空运行模式,主动站在东西方古圣先哲们以意识打开脑洞的认知途径,开发人类的心、意、识无限的智慧能力,从而突破那些假名的时空局限,会师于设计宇宙模式的高等文明体所处的虚空世界最高维面,并与之共处于无量个平行宇宙,共做虚空世界的主人,那时才应该是地球人类终极自在理想的世界。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玄幻,但难以想象的是,这确实是真实的存在。科学尊重客观存在,所以对其持有开放性思维,才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而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对于形而上领域,尽管用人类感官看不见摸不到的标准来界定,确是无形无相,难以琢磨,但如果你走进它,就会感知到,它确实是客观的存在。

下面让我们回首两千多年前,看一下古圣先哲探索的颠覆人类认知的宇宙人生真实相。

二、古圣先哲探索宇宙人生实相的智慧结晶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哲学的主观能动性原理,是通过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思考,挖掘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达到认识和了解世界,并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方法论。这无疑也是现代科学孜孜以求,推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而在2500多年前,人类没有科学知识的时代,东正教的耶稣、中国的孔子、老子,西方的柏拉图、东方的悉达多等古圣先哲,以其各自探索求证所得,留下的认识宇宙真实相的宝贵财富,尽管大部分都被后人归类为预测预言,但在许多方面都被证明是准确和有价值的,而给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到了今天,古圣先哲的经典教诲的真实性、正确性依然超越了科学所能解释的范畴。

公元前427至347年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柏拉图,创立了“理念论”,认为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象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影子[4]。

100前,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就提出了唯一不变的本原“存在”,认为存在是永恒的,是连续不可分的;存在是不动的,是真实的,可以被思想[5];感性世界的具体事物是非存在,是假相,不能被思想,并第一次提出了“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

与此同时,世界东方的古印度,一位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年青人在其教法中对宇宙万物的起源、人类是从哪里来?人心的本质与世界的关系等宇宙世界人生的种种疑问皆给出了答案。

悉达多在证悟的当下曾感叹:“奇哉,奇哉!原来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是说每一个众生本自具足和如来等同的佛性智慧,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恒常不变,能生万法的宇宙万物的“本原”。几乎在同一时代的东方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在宇宙世界还没有形成之前,就有一个浑然一体、无形无相,又无处不在的“天下之母”,老子将其命名为“道”,是生养万物的“本体”。

柏拉图与巴门尼德,悉达多与老子都十分肯定地认为有一个与宇宙同在的“存在”,并分别命名为“道”、“自性”、“本体”等。悉达多与老子还阐明了这个宇宙世界万物的“本体”,是人类本自具足,能生万法的“自性”。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具足能生万法之大智慧种性,人类可以通过修证实现心性合一,即达心即宇宙,宇宙即心,成就“天地乾坤一掌中”的境界。

这种超越物质和科学的实证方式,可以被视为一种意识和脑洞科学的开发。这种认知不是依赖于科学方法和实验,而是通过对意识的训练,以直观、觉察、觉悟来获得。公元前四百到六百年间,是世界上思想家、哲学家最活跃的时代。他们禅修实证、觉悟的智慧,成为人类以慧眼洞悉宇宙自然实相与规律的先驱。圣贤大德们揭示宇宙实相与万法运行的规律,探究物质世界与精神(意识)世界的关系,特别是对宇宙和人类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与见解,正是当下我们破解人类可持续发展难题的答案。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法国巴黎,共同探讨人类命运,研究世界的未来,达成了共识,并在会后联合发表的宣言中说道:“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其实,圣哲智慧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展现在了人类面前,只是在当下这个时空点,机缘成熟而已。

三、开启人类意识潜能,突破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瓶颈

2022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东·塞林格在题为“量子纠缠独立于时空”的访谈中,论及量子纠缠实验对人类世界观的影响时说:“我建议我们需要对时空这一观念重新作一个深入的分析,其深刻程度可能要同维也纳的物理学家、哲学家马赫把牛顿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赶下王座相媲美,希望最终产生出类似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的新物理学。”[6]

不愧是诺奖得主,塞林格的建议实则是向科学界发出了颠覆现有时空观的呼吁。的确,在21世纪科学技术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今天,我们需要在当下迈出全新领域认知宇宙实相的新步伐。即开发意识的无限潜能,突破时空,通达过去、现在与未来,以自净其意实现终极超越。

爱因斯坦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如相对论的提出,并非依靠实验室,而是借助一支铅笔和一打演算纸演化研究物质世界规律,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推演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这表明他的研究方法主要依赖于思维引导的实践,强调逻辑推理和理论构建的重要性。

因此,爱因斯坦的研究方法展示了一种从思想和意识出发的科学探索途径,而非仅仅依赖于物质实证。这种方法凸显了人类思维和智慧在认知世界和揭示自然规律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最著名的预言家凯西曾预言:“在21世纪,科学和超心理学将不再互相对立,而是互相融合和支持。这个预言也在逐步实现中”。科学和超心理学停止互相对立,科学将会证明其意识能量、超感知觉等很多理论和现象,并以此开发相应的功能为人类服务。如果科学真正能停止与形而上领域的对立,这真是人类千古之一大幸事。

其实,目前有很多前沿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早已深入到了真相的边缘,也就是已经走到了物质与意识之间这层薄薄的窗户纸面前。例如,量子物理学家们发现了观察与否和光显现的波粒二象性的关系,以及量子纠缠、量子隧道、量子超越等现象,只是基于现今科技实验能力的限制与科学严谨实证准则的固守,而没有继续地研究怎样抬起“临门一脚”射向球门,捅破这层窗户纸而已。

对于如何超越时空,我们知道,物质或肉体上的限制,会使我们无法超越以光年计的距离。然而,从古今圣哲大德们的实践求证可知:人类的意识是可以光速不受时空限制的。只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意识进行逐步的提升和转化训练,达到人类意识能量层级的最高端,即可不再受限于物质层面的束缚,而超越眼耳鼻舌身意的限制,进而超越空间维度的限制,实现对宇宙更深层次的体验和认知,实现对宇宙实相的无限探知。

西方的哲学家则提出了唯心论和唯物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主张:意识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质是世界第二性质。认为意识、思维和精神现象在世界中起主导作用,超越物质的存在。物质世界只是意识的产物或表象。意识被视为宇宙的基础和根本。

悉达多著名的两大理论:一个是唯识,一个是中观。唯识学说的观点,同西方哲学的唯心论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唯识学强调“心外无法”,一切万法都建立在心上,唯心所现,即是心外无法。

境不能自已成境,因心成境。这里的“心”指的是一切知觉和认识活动的基础,它不仅包含了个体的意识,还包含了深层次的阿赖耶识,是形成个体和外界经验的根本。境是外部的物理世界,唯识学认为外境并没有真实的存在,没有一个独立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世界。唯识学说认为,我们所经验到的一切境界(包括外部世界)都是由心所显现的,换句话说,意识不仅是认识事物的工具,也是创造事物的原因。

然而,唯识学说并不否认物质世界的存在,而是强调我们所经验的物质世界是由心识所映照和转化的结果,真实的境界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赖心识而显现的。这种显现是有条件的,是依赖于众多因缘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唯识学说中,存在的实相是动态的、相互依存的,而不是绝对的、独立的。

一切的物质世界都是心的投射或显现,其本质是虚幻的。这种观点深刻地强调了心对于现实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提醒我们审视现实的本质,超越物质层面的表象,深入探索内在的力量和作用。

在悉达多的另一大理论中观中,也有类似的思想。中观学派的核心观点是“空性”(Śūnyatā),认为一切法(事物)都没有自性,即没有固定不变、独立存在的实质。所有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独立于其他事物存在。

从物质层面看,显微镜下看似坚实实体的金属块,实则却是一个不停运动着的能量团,对其不断地放大分割,会依次显现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光子至目前科学认定的物质最小单位的上帝粒子。霍金的弦理论否定了上帝粒子,认为没有一个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的粒子,它只是弦,一段光波,或波动的能量,而具有波粒二相两重性质。

我们通过这项推理,就能够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是由条件和要素构成,但是这些条件和要素最后只要能分解为虚无,就都不是实有的,这即是中观的见解。

用悉达多的观点就能够解释通现代物理学中的双缝实验。光的实相到底是粒子还是波,不是一个单纯的物质问题,粒子或是波,都只是一种显现。这种显现跟我们去观察测试的方法条件有关,或者说, 跟我们的思路也就是心有关。当我们用双缝去观察光时,显现出光的波动性的一面,因为满足相干的条件,即是同一波长、偏振方向相同、相干涉的两束光的相位差不大,所以我们看到了干涉条纹;这时人们说光是波;另一方面,当我们用双缝加上一个电眼去观察光的时候,实验条件变了,我们的思路变了,也就是“心”变了,这时显现的是粒子性。这个变化是很自然的。从物理原理上看,这个实验条件不再符合相干条件。客观的物理对象,也就是光,好像没有变,我们所看到的“显现”却变了,显现跟着我们的实验条件,也就是我们的思路、我们的心而变了。

把这个原理应用到我今天的演讲,要想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就要从心开始,我们不应仅仅关注物质层面的发展,而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类的心灵和意识状态。可持续发展不只是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个人和集体意识转变的问题。

这样的转变需要我们重新考量我们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以及我们如何看待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个人幸福。通过培养对环境和他人的仁爱、理解和尊重,以及通过教育和文化变革来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我们可以朝着更加和谐和可持续的未来前进。

因此,从“心”开始的转变不仅是一个哲学或精神上的提议,而是一种实际的行动指南,它鼓励我们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我们的意识层次,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这种内在的转变被视为实现外在世界可持续性的关键。

我们需要认知宇宙和人类背后的真实面目,依此才能提出人类可持续发展努力的正确方向。这里有两条途径:一个是科学,通过科学物质实证的途径方法来研究和探索,以了解宇宙的物质规律和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为人类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但是这一方法存在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另一个途径就依靠古圣先哲们的智慧,开启人类的潜能,从物质中走出来,走出物质的限制,通过超物质的认知途径来认识世界和宇宙。也就是不仅仅依靠对于物质的研究,而是依靠人类的超意识和人类自心的开发来实现。实际上我们的意念思维可以作为搭建物理科学世界的桥梁,以达成对制约可持续发展瓶颈的突破和超越。

其实,更为重要的是,对物质世界与意识能量的研究,足以成为解开物理学宏观与微观无法兼容矛盾的“金钥匙”。让我们期待塞林格的呼吁早日实现,期待物理学划时代历史意义的颠覆式飞跃早日到来!

四、认识人生究竟实相,破解人类可持续发展难题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应对危机,谋求福祉,协同平衡,永续发展”。

在解决发展及平衡“生存”与“利益”矛盾上,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全方位地统筹平衡,势必会对人类的需求有所限制,这自然不是大多数人所乐见其成的。所以,唯有从根本上入手,方能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何为根本,我在几十年研学中华文化过程中,对圣贤智慧感悟颇深,深知圣贤们揭示的宇宙人生真相及规律,是可以解释和解决世间所有问题的真理。所以,非常希望科学与圣贤智慧之间能够建立起连接的纽带,而合力攻坚。

下面让我们共同梳理一下能够指导实践与应用的宇宙实相及客观规律。

1、宇宙的真面目

现代科学认为,宇宙在时间上是变化的,不是恒常不变的;空间上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独立的特性。现代物理认为宇宙中有95%的暗物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

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及相关科学实验显示:宇宙是由“非物质能量波与物质之间的缠绕组合的”,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统一能量场。能量在所有次原子粒子间不断地来回移动会产生的量子场,有人把它叫零点能量。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来源于零点电磁涨落能,我们身上的每一个物质粒子不停地与真空零点能发生能量交换。

实际上,东西方圣哲们所言的“理念世界”、“本原存在”,即是圣凡一体的、与宇宙同在的,能生万法的天下之母——“道”,也即是人类的心意识,更与科学家所言的“零点能量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目前还不能依靠科研仪器和实验而对此进行全面的认识,但相信不久的将来,此项研究的每一点实质性的进步,都将会给人类生命意义的认知和科技社会发展带来方向性的引领。

2、物质的本质

量子理论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我们对物质的认知。原来认为,微观原子世界只是人类宏观世界的缩小版,但“波粒二象性”却显现出“固态物质显于无”的状态,即可见的粒子态变为不可见波态的现象。

依据此理,人的身体同万物一样都是由不断波动的粒子堆积而成,也具“波粒二象性”性质,实无自性,本质为空(无有实体存在)。一切外在山河大地、房舍资财,都是不断飞快转动的能量团,看似实有,实为虚幻,一切皆“空”。若执着实有,徒生贪著,便在得失取舍间滋生烦恼而痛苦不堪。若认清生灭妄念的小我非“我”,对此小我不加执著,则心性之体——真心“大我”就开始显现。

3、心意识的力量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也是人类本有的“自性”,具足智慧,具足能量,能生万法。据尖端科学实验所知,人类的心意识是“自性”本体的起用,二者是一不是二。心意识本质也是能量,与宇宙万物同体同在,并与宇宙能量场不停地同频共振交换能量,因此不仅具有影响物质现实、改变世界的惊人能力,也具有同高维空间同频共振,提升自己的能量频率改变命运的能力。

人的心意识能的强大,来源于遵循自然法则的智慧认知和德能培养和意识训练上,一旦实现质的突破,则不再局限个体和物质层面,而是能够超越时空界限,突破物质限制,穿越时空,窥探宇宙的奥秘。

与个体而言,心意识能量随其行为所释放正、负不同的能量,呈现不同的境界而显现不同的层级,正能量层级越高,按照厚德载物自然法则,也就越容易获得“五福”圆满。反之则是自作自受。因为人的起心动念,犹如投一颗小石子在水里,它的波动性动力作用会引发涟漪,并逐渐扩散,遍于虛空。不仅影响自己,也能影响周围的世界。

4、自然运转的基本规律

宇宙的真实面目和规律代表的是真理,犹如由无数齿轮构成的大机器,人类犹如构成大机器的小齿轮,如不遵循宇宙的真理和运行法则,则必然因与大机器不合辙而遭碾压,则命运多舛或走向灭亡。如此,在重重的危机面前,人类必须从灭亡边缘的险境中悬崖勒马。探究生命和宇宙的究竟实相,即是为了引领人类认识真理,遵循规律,以避免陷入灭亡的危机,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唯如此也才能谈人类的福祉。

5、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量子纠缠理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科学支持,让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即使在宇宙的不同角落,物质之间也存在着奇特的联系,彼此之间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这种整体性与圣贤智慧中“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论相一致。

中国的”天下一家”、”家天下”的理念,倡导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思想,旨在将利益和福祉与全世界共享,这与量子纠缠理论中的整体性和相互关联的概念相契合。首先,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人类应该携手合作,同时在空间上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追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在时间上要有历史观念,不能只追求当前一世一时的利益,以此共同应对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其次,量子纠缠现象显示出相互作用的物质之间的变化也是相互关联的。同理,世界各国的发展也是相互关联的,国与国的发展都密切相关。因此,推动全球共同发展即是依循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的客观规律。

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能班门弄斧地浅谈以上几点与大家分享。

下面,就人类可持续发展课题仅从两个方面提点不成熟的建议,谨供参考。

第一,以突破科学领域的瓶颈,解析宇宙实相与变化规律,为更好地优化解决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科学领域面临的问题奠定基础

科学技术作为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难题首当其冲的先锋,经过了近百年的蛰伏和卧心尝胆,当下应该是实现质的突破和飞跃的最佳时机。这种突破带来的将是颠覆性的成果和影响,将引领世界走向有序的文明发展与进步。

此次,基于对可持续发展课题的研究思考,以我倾毕生精力传承推介圣贤智慧的初心和历程,面对人类群体对与其息息相关的宇宙真相和自然法则的漠视现状,真的令我深自痛切和惋惜。所以我想说的是:对宇宙生命真相及自然运行规律的探索,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获得,更在于处在认知前沿的科学界能以科学认知引领人类回归大道,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曙光,再以科技成果为世界带来繁荣,以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量子物理科学的成果,以颠覆性的意义在世人面前打开了令人瞩目的又一扇窗,我虽然不懂科学,但我非常希望能有机会为其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我之所以关注量子物理,是因为其对微观世界的研究,更接近宇宙的真实相,这对于人类认知和接受圣贤智慧而走入内心,关注生命的价值意义尤为重要。因为,这是改变世界现状的唯一究竟的渠道。

借此机会,我以一名科技爱好者的身份,向各位科学家请教几个问题。

1、量子纠缠为什么远隔千山万水的两个相关粒子,会出现不可思议的“神同频”现象,这是否和与宇宙同体同在的意识有关?

2、超弦理论中,科学家预言宇宙的基本单元是线状振动的“弦”,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可以用弦的分裂和结合来解释。但是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人们很难找到这个“弦”或者振动产生的粒子,这个“弦”是否就是人类意识的能量波?

3、光子呈现“波粒二象性”诡异现象的“观察者”,即使观察者与被观测的系统没有直接的相互作用,他们的观测也能影响系统的状态。鉴于圣者先哲智慧中对意识的认知和阐述中,说明了意识是不受时空限制,又与宇宙同在,那么“观察者”是否也是意识所为?

如果进一步探讨观察者的问题,就会涉及我们所感知的这个宇宙的起源形成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没有观察,世界将不会以人类认识的形式存在。东方圣者认为:观察和意识被认为是世界存在的基础。这说明宇宙形成前应该有个“观察者”,但在没有人类存在的情况下,那么这个“观察者”又是谁?是“上帝”、“神”或者“天主”?这也就是说宇宙可能因为有神才形成。目前,已有科学家提出了观察者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但这已经超越了物理学范畴。我想这个量子科学面临的问题,是不是需要由科学和哲学,即东西方圣者先哲智慧合作共同探究,来突破这个宇宙认知的瓶颈?

4、对于人类心意识的认知研究已有科学家引入了圣贤智慧,那么,同量子物理研究的切入点在哪里?是否存在真实有价值的结合点?

我知道:大多数物理学家并不愿意在量子力学框架中研究意识。也不希望意识和大脑不要与量子理论联系在一起,量子理论也不要牵扯到意识。但是,英国剑桥大学“量子哲学家”阿德里安·肯特推测,意识可能会以微妙但又可以探测的方式改变量子系统的行为[7]。

所以,作为研究圣贤智慧几十年的受益者,我非常希望科学家们另辟蹊径,从研究人类意识出发,或许会得到想要的答案,也或许会推动人类科学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引领世界走向新的时代。

第二,引领人类的认知,明晓幸福的本质,自觉践行可持续发展利益人类的使命。

其实,我们了知了自然法则的真相,即会了知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所以,即会按照圣贤们铺就的道路自觉践行。

中国的古圣先贤提出以德为本,本立而“道”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彰显究竟的大智慧,使内心充满能量。如此就不会为一己之私,心生贪念使明德蒙尘,导致愚昧。在中国文化当中,一切无视于伦理和道德的思想和行为是痛苦的根源,也是遮蔽内心智慧的根本原因。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方知人生价值;与人为善、积善成德方能厚德载物。蕴涵着宇宙自然法则的中华文化认为: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中国的孔孟学说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作为基础,倡导以和为贵,天下一家,并始终作为治国安邦之常理,倡导四海之内皆兄弟,上敬而下和。东方哲学是引导人们心入智慧与德行的学问与实践,只有人的心意识变了,才会产生行为的改变,才能使物质特性得以改变,这是解决生态灾难、种族冲突、资源危机、贫困与和平问题最好的着手处。所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每一个人回归于自心,只有内在具足道德和智慧,透过人心意识的改变,而改变世界的信息场,能量随着信息场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与能量相匹配的物质世界也自然发生相应的改变。

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断代的中华文化传承,有众多的承担传承使命的智者,历经千辛万苦闭关实证,实践体证建立在完全无私利他之心和无执无著基础上的甚深禅定,身心频率达到高维空间,进而体验到了世间一切都不能比拟的内在愉悦与幸福;体验到了破除一切虚幻假象而达至高境界,遍知无碍、德行圆满的任运自在。

所以中华文化有“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纯粹的无私利他的理念与践行,这就是源自对宇宙人生本质的真相以及自然规律运行法则大道之理的彻悟与洞悉,源自融入中国人血脉里的中华文化精髓。

故而,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下面利用简短的时间,简要解读一下来自宇宙自然法则,改变命运、获得“三时”自在圆满幸福的“四大力量”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常务副主席琳达在会上向大家讲解

人类可持续发展杰出贡献奖重要意义

五、获得“三时”自在圆满幸福的“四大力量”。

(一)什么是“三时”自在圆满幸福。

即生时、临终时、觉悟成就恒久时的幸福自在。

       1、生时获得幸福快乐

首先,要明因果,知福知恩,遇到逆境知因乐对,以发利他愿心相应宇宙高维度高频能量的共振,借缘起不虚的天力、信仰力、自性力等去改变逆境。同时,认知世间法的一切显现都是空性的,使内外一切好坏善恶之境,无染于心,即于此身心得到一生安乐。

       2、临终时因了知生命的实质而获得自在

世间鲜有不惧死亡者,因为它将会使我们永别亲爱的人,永别一切名利、成就,此时所有的亲人、财富、事业、权势都毫无用处,只能默默地独自承受。

人们面对死亡往往自欺欺人,以人人都将走向死亡是必然规律等思维模式来回避和进行自我慰藉。

然而,人本无自性,本与宇宙为一体,“四大”和合五蕴之身的“生”“灭”,不过是“空”“有”的显现转换过程,从而详知生命的殊胜归宿只是转换,并非空灭,而能预知时至,坦然面对,做到死生自在,得到升华。

       (3)成就时或死亡当下,能够将自己的真心安立在自心的清净心上时,即可显现各宗派所描述的理想世界天堂或极乐世界境界。也是俗话讲的进入死后的天堂世界。

凡用心体会的人,都能感知到人有两个心。一个是清楚知道自己生起了一个回忆,或忆念起一件发生过的事或人或场景,或者一个甜睡时的美好梦境,但是这一切的特点是有前者,没有后者,或有后者时而没有前者,同时,这些所显的境都是有生有灭的现象。那么,对于这些由我们的心生起的有生灭的妄念或幻影、梦境,我们若能对每次生起境象都清楚了然,甚至详细过程都能细致地观察到,如此这个时时清澈明朗的可了知的心,我们就称其为自己的真心,而且是人人都有,从来就不增不减的存在。假如平时能保持这一状态,那就被称为觉醒或自性。如果在临终时能将心安住于此状态之上,就可以于肉体消亡时,使自己的清净意识直接移居到快乐的世界,不管是叫天堂或是叫极乐世界。

那些平时了解并证悟了颠倒迷惑的人就称得上解脱,或生于了天堂世界。这也被视为是觉悟的核心,证到自性清净,究竟的快乐世界。更进一步就会感悟到心之内、外所显现的一切相皆是虚幻,不会畏惧死后阎罗森严!说白了这一切幻变仅是人气之显相而已。如此,也就通晓了轮涅于法界本来一如的真理。

这些都是圣人亲身所证,从究竟上探明了生命的真相,洞彻了法界的真实奥秘。

只有如是理悟,才能真正趣入实修实证,方能不为逆缘所转,于心中生起定解,全身心投入到修行之中,并因此获得似天堂极乐世界一样的永恒的快乐圆满幸福。

       (4)获得世间、出世间的圆满幸福境界,还有人形容为“八个自在”:

长寿慧命自在、心自在:谓能入无量诸大三昧,游戏神通,无有障碍;

资具自在:谓无量珍宝种种资具严饰,清净无碍;

受生自在:谓随其心念,能于诸世界中示现受生,无障无碍;

解自在:谓胜解成就,能现种种色身,演说妙法,无障无碍;

愿自在:谓随所愿欲,于诸刹中应时出现,成等正觉,无障无碍;

神力自在:谓神通广大,威力难量,于世界中示现变化,无障无碍;法自在:谓得大辩才,于诸法中广能演说无边法门,无障无碍;

智自在:谓具足智慧,成等正觉,无障无碍。

       (二)改变命运的“四大力量”

四大力量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四个层级不同频率的能量场,是人类可以借助有效的方法认知并加以运用,从而改变和提升个体、群体以及与之相对应环境的真实力量。即,运用宇宙自然能量场,调整提升身心磁场频率,使其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获得“天人合一”不可思议的助缘力量。

       第一种力量:个体自身的内外力量,或称“自力”。主要是指身心一体的综合性运作力。亦可称为个人综合能力与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德才”所外延的本具力量。

—— 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以及心态、情绪控制能力等综合条件决定人的一生命运。科学家用实验成果给出了人的意识频率的17个能量层级,而以《易经》开篇所言“厚德载物”的原理,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所处的频率层级而得出当下人生现状的答案。

       第二种力量:所在维度空间星系的自然力量,或称“天力”。即一定维度空间天体的质量及运行速度形成的振动频率范围的能量场。此维度的空间力量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宽容豁达的胸怀而具创造力。

—— 浩渺宇宙斗转星移有序地运转,靠的是遍布宇宙、无形无相却真实存在的自然力量。这种力量对世间人们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某一个时空点星辰运行的磁场境况所呈现的振动频率,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于此时空点出生的人们的磁场频率,这便是古人认为“命是定数”而以“四柱八字”推演命盘的依据。二是借助空间力量,综合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理的改名、布局、调向、地域方位等方法调补阴阳五行平衡,可使能量场实现补缺平衡,以实现与高频能量场和谐共振共鸣,从而使命运得以改变。这也是“运是变数”而破除宿命论的有效方法。

       第三种力量:高维度空间的运行力量。或称“维度空间力”。即高维度空间的高频波能量场的运行力量。可比作民间文化中的天神的力量。

—— 中华文化自古就有敬天拜神的信仰。缘起于先祖们依靠天地自然生存的时代,而对“天”“地”的敬畏与崇拜,进而演化出能够给人类带来风调雨顺、福禄寿禧的诸天神地祇。尤其是对“忠义仁勇关圣帝君”、“文昌星君”、文武财神等神仙的恭敬崇拜,也使人们在祈求护佑达成祥和美好愿望的同时,心生敬畏而对个人行为有所约束。用现代科学视角,人们敬仰天地的信仰与被崇敬的诸神所处宇宙能量场的高频维度,因而与之同频,则能传递出仁爱无私,令人喜悦、幸福的正能量。

       第四种力量:至高维度空间的力量。或称:“零维度般若力量”。即形成宇宙的本源力量。是圣人所言的“道”、“自性”无形无相、能生万法的“空性”力量。

——做对的事,比把事做对更重要。 古之圣人所证道果,乃是回归本源,是慈悲无限、遍知无碍、自然如是、能生万法的至高境界。从现代科学所求证宇宙实相之界定可以得知:凡圣人所言的咒语、经典,乃至与之相关的画、像等皆具至高频率的能量波。正如悉达多在《金刚经》中所言:“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那么,感召至高频率的能量,并与之相应而同频共振,必定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智慧和能量。

结语

尊敬的普京总统在12月17日出席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全会时说,“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总是或经常陷入某种极端状态,总是缺乏务实作风。不能羞于借鉴所有最好的东西,无论是在哪里——东方、西方、北方还是南方。与此同时,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根,要基于传统。这样务实行事能取得最大成果”。我们有必要抱着包容、融合、团结的态度,吸纳全人类的智慧,推动人类和平。

总统所言极具智慧!

为了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让人类永续存在,而不是自我毁灭,就必须推动人类按照真理的规律向前发展,正如中国一位大德所言:“这样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要得到其他民族、其他文明、其他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的认同理解和欣赏,必须具有超越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必须具有超越一个民族、一个文明、一个国家、一己之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这一世界观和价值观正是维护世界和平,使人类不至于堕入毁灭深渊的软实力。”她是超越了宗教的纷争、各国的利益、不同种族的价值观念而具有的普世价值。

天下本一家人。谋一人之利,不如谋一家之利;谋一家之利,不如谋一城之利;谋一城之利,不如谋一国之利;谋一国之利,不如谋天下之利。只有谋取天下的利益,才是谋取最大的利益。

而俄罗斯和中国的专家和智者们共同并肩要做的事情就是首先要推动俄罗斯和中国肩并肩手挽手,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把这一普世价值观贡献给人类和地球。

作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我们肩负着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所以,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理念、理论和方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成果。

我们非常愿意与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一道,开展关于人类可持续发展与解决人类危机的课题研究,提出具体的指导思想和解决方案,推动两国和世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宣传和弘扬真理和普世价值观,以使人类消弭矛盾和战争,实现永久的和平。

这个奖章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坚守初心,不断追求卓越,我们将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科普中国《可持续发展》  [引用日期2023年10月15]

2.中国绿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2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引用日期2023年10月15]

3.百度百科——《实证主义》- 求闻百科  [引用日期2023年11月19日]

4.环球科学——  《既然观测量子系统会影响结果,所以量子力学与意识相关吗》作者华新民[引用日期2023年1月23]5.百度百科——《柏拉图》 [引用日期2023年10月17]

6.百度百科——《巴门尼德》   [引用日期2023年10月15]

7.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爱因斯坦—玻尔之争和马赫的实证主义》[引用日期2023年1月23]

8.环球科学 作者华新民 《既然观测量子系统会影响结果,所以量子力学与意识相关吗》[引用日期2023年1月23]

关于作者: 每日经济内参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